(1)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研究
在深入开展不同类型农业生态子系统(复合生态系统、稻田生态系统、旱田生态系统、饲养系统)的结构功能、物质循环、能量流动和优化模式等研究,做好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同时,积极开展不同施肥制度、不同耕作轮作方式、有机无机污染物等与其它生物气候地域的比较研究,探索其生态效应的地域分异规律,为本区和全国农业持续发展服务。
(2)农田生态过程及其调控途径研究
主要开展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与平衡、土壤潜在养分释放与土壤有效养分库动态变化、农田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微生物过程与调控、稻田氮素的氨挥发、淋溶与调控、不同施肥方法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及减排技术、农田水肥耦合作用、营养元素在土壤一植物一喂饲系统中的循环规律等研究。目的是探讨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理论,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措施。为促进应用生态学发展,为本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。
(3)重工业城市群污染物复合生态效应与修复技术研究
针对本区的石油化工、金属冶炼等工业“三废”排放和农药、化肥的过量使用,主要开展多环芳烃、农药和洗涤剂等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一植物系统的迁移、降解、积累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;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一植物系统的迁移、积累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,以及污水无害化、资源化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等。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。
(4)环境质量变化及系统演替的长期观测
对松辽平原特定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肥力本底,松辽平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发展演替,大气中若干微量温室气体浓度、大气干湿沉降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、降水酸度等进行了长期观测。为土壤质量和环境质量变化积累宝贵的科学资料,为地方和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此外,沈阳生态站在开展上述基础性研究的同时,从当地生产实际需要出发,加强高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,重视无公害农业的研究与应用。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合作,大力做好研究成果的示范推广工作,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,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