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
新闻公告
东北玉米秋收忙,保护性耕作是方向
作者: 沈阳站 更新时间: 2020-10-30


   秸秆全覆盖,保土又保水 

  不清秸秆不整地,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种,这就是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。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张旭东研究员介绍道: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、免耕播种为主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,能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、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、保护环境、节本增效。其核心就是尽量少动土,尽量多的秸秆覆盖。我们团队经过十多年研究,总结了一套适合东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、农机配套体系及示范推广体系。” 

  张旭东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了秸秆覆盖免耕有如下好处:一是增加土壤养分库容,经测算,秸秆还田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绝对含量0.1%左右,还可以增加氮磷钾等养分,可减少化肥施用量20%;二是抗旱保墒,秸秆覆盖增加土壤储水量及水分入渗效率,相当于增加40-50mm降水,有效抵抗春季旱情;三是保护环境和土壤,减少农田扬沙和土壤水蚀风蚀,避免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,研究表明,30%的秸秆覆盖,可以减少70-80%的土壤侵蚀;四是节本增效,该技术可减少机车进地次数、减少人工投入,每公顷节约成本1000-1500元,粮食稳定增产5-10% 

  国家战略,遏制黑土退化 

  为遏制东北地区黑土退化,保护性利用黑土地,20207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梨树时说:“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,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'耕地中的大熊猫'保护好、利用好,使之永远造福人民。”201974日和822日胡春华副总理2次考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,指出要“加快推广东北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”,国家最近出台了《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(2020—2025年)》,2020年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计划达到800万亩。张旭东研究员说:“国家大力气来保护黑土地,习总书记把黑土地比喻成“大熊猫”,那么我们就是大熊猫的“饲养员或保育员””。 

  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研发单位,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与辽阳市政府合作,在辽阳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,期待解决秸秆焚烧问题,目前在辽阳市布置3个示范点,合作社购置了多台免耕机具,第一年实施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。 

  技术下乡,久久为功 

  推广一项技术很不容易,要让老百姓接受,就要给老百姓带来实惠,张旭东研究员说:我们起草了技术规范,建立了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网络,形成科研单位、农业部门、农机(农民)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示范推广模式,目前我们在辽宁省有15个试验示范点,张旭东研究员等科学家走出实验田,每年行程几千公里,春种秋收,跑遍各个示范基地进行指导,召开现场会、培训会、示范答疑,如今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在辽宁逐渐大面积推广应用,推广和辐射面积300余万亩,覆盖辽宁主要玉米种植区。专家们表示,目前辽宁陆续开始秋收,留住秸秆是当务之急,保护黑土地是他们的历史使命,他们有信心会同省、市有关部门把保护性耕作工作做好!(保护性耕作技术研发团队)

    本次现场会有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采访,相关报道请点击链接: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新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)、中国科学报、辽宁日报(12)、辽宁电视台


版权所有: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-58
Email: sya@cern.ac.cn TEL:024-83970208 技术支持: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